借着高晓松犯的错,谈谈“安慰人”的正确姿势

【点击上方蓝字▲慧心荣德心理▲ 订阅】

文/若杉

×××

新一期的《奇葩说》,霸气的辩论女王,马薇薇再一次泣不成声,展露着自己的脆弱。于是,我们才知道,这个看起来,锋芒毕露,辩论场上永远为赢而战的女王,早已被网络暴力厮杀的不堪一击。

她说:

“第一季,大家说我过分刻薄,第二季,我变得温婉了,大家说我失去了锋芒,第三季,我开始讲段子,大家说,马薇薇完了,她被金钱裹挟了,综艺化了。第四季,我开始想分享一些个人故事,大家说,马薇薇,你失去了自我,终于到了第五季,我可以好好的崩溃了。”

对于马薇薇的痛,高晓松忍不住说了一句话:“你那不算什么,我们被骂的比你惨多了。

听到这句话,作为咨询师的我,深感不妥。

好在一直“高情商”的蔡康永迅速制止,说:“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能跟痛苦中的人讲,你那个不痛,我这个才痛。

之所以说高晓松犯了错,是因为对于一个痛苦中的人来说,最需要的是别人肯定他的感受,这才是她所需要的情感支持,而一句“我当年比你痛多了”,相当于既否定了对方的感受,认为你不该痛,同时,还传递了另外一层信息,就是你不够坚强。

因此,这样的安慰,不但起不到安慰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让对方“痛上加痛”。

就像小时候,如果摔倒了,你觉得很痛。这个时候,如果妈妈过来说:“男孩子,不痛的”,你哪怕把眼泪憋回去了,心理也会觉得更痛。

安慰人这件事看起来简单,但事实上,也是个“技术活”,若是做不好,非但浪费了自己的好心,还有可能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所以,今天借着高晓松犯过的小小的错,来跟大家聊一聊安慰人这件事。

//

哪怕什么都做不了,也要做个优质的倾听者

//

其实,面对别人的伤痛,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但至少,你可以做个倾听者。

对于身处痛苦中的人来说,如果能够有人听他把经历的痛苦一点点的讲出来,本身就是最好的治愈。

心理咨询中,在来访者讲述自己的痛苦中,心理咨询师,除了保持倾听之外,还会不时地询问事情的细节,当时的感受,等等,目的就是能让来访者能够把经历的痛苦充分的讲述出来。

这个,听起来简单,但操作上几乎人人都在犯错。

最常犯的错误之一:反倾诉

所谓“反倾诉”,就是明明对方是想找你倾诉的,结果却被你打断,听你倾诉了许多。

比如,闺蜜跟你谈,她失恋了。你是不是情不自禁地就谈起了自己失恋时的悲伤往事。

或者,朋友说,他刚跟烂人吵了一架,你会不会一不小心把你不久前遇到的“烂人烂事”绘声绘色的再讲一遍。

……

结果就是,本来对方想跟你倾述,结果反倒听你倒了一肚子的苦水,自然起不到安慰的作用。

最常犯的错误之二:打断对方

听对方倾诉的时候,最好找个安静的地方,还有,如果没有着急的事情,手机尽量静音。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做好了准备,想跟对方讲一讲最近发生的事情,结果,对方不停的打断你。

不是在餐厅里,不停的叫服务员,加水加菜。就是拿着手机,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刷刷朋友圈。

设身处地的想想,如果正在倾诉的人是你,大概也全然没有说下去的欲望了吧。

最常犯的错误之三:否定感受

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常常说这样的话:

“没关系的,你别觉得特别难过”;

“多大点事,也值得你难过”;

“小事一桩,别因为这个影响心情”

……

这些话,本质上都是否定对方的感受,同时,也传递了另一层意思,就是:你别在说下去了。

这样直接的“否定感受”又“叫停”的安慰方式自然不可取。

正确的做法,是问问对方:

“是什么让你特别难受?”

“他说的哪句话让你特别不舒服呢?”

“如果难受就哭出来,没关系的”

……等等。

这些表达,就是鼓励对方尽量地把感受抒发出来,表达出来。深处痛苦中的人,感受到你懂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悲伤,与他是站在一起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

你可以坚强,但请允许别人脆弱

//

几乎每个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都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坚强一点”。

可是,人为什么一定要坚强呢?脆弱有什么错?

想到一个来访者曾经对我说:“在得抑郁症的那些年里,最害怕听到的就是母亲那句“坚强一点,我那么坚强,你也可以”。

在被抑郁裹挟,整个人到找不到出路的时候,这句“坚强一点”,让她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坚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坚强,越是不知道怎么做,就越觉得挫败。

所以,在安慰一个处在痛苦中的人时,告诉他:

“你可以脆弱,如果痛了,就哭出来、喊出来”,

“如果累了,就放过自己,休息休息再出发”

“如果孤单了,需要帮助了,有我在。”

这些,都比告诉他,你要坚强一点,要有用的多。

还有时候,我们在安慰人的时候,喜欢说:“我曾经经历过比你难得多的状况,你看,我都过来了”。

这句也是大忌。

要知道年龄不同、处境不同、内心的敏感程度不同,对你而言,也许是小菜一桩的事情,对他来讲,可能如天塌了一般。

这样类比,除了让他觉得自己无能,别无它用。所以,慎用。

//

可以提建议,但要在平复情绪之后

//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是不是安慰人,就一定是顺着对方的情绪走,不能批评,也不能提建议。

当然不是。

安慰人一定不是一味的纵容情绪,如果你有好的建议,当然可以说给他听,但一定要在情绪平复以后。

从脑神经的角度来说,大脑中,“边缘系统”负责情绪以及人体因情绪而存在的生理状态,“前额叶”负责思考分析,解决困难。

“前额叶”与“边缘系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边缘系统”活跃时,“前额叶”就没法活跃,反之,也成立。

这就是说,当一个处在痛苦中的人,“边缘系统”非常活跃的时候,是不可能听得进去你的理性思考和建议。

正确的做法,永远是先处理对方的情绪,当他的情绪平复下来时,负责思考分析的“前额叶”才能够开始工作,这个时候,与对方条分缕析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才会有效。

最后,还想提醒一句,安慰别人的同时也要记得保护自己,如果有人跟你说“你真的很会安慰人”的时候,警惕自己进入“老好人”的模式。

把时间留给重要的人,把安慰留给值得的人,否则你还哪有时间,做重要的事情,爱值得爱的人。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