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当年,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
大家可能都从小听过这样那样的故事。而不仅是我们,在很早很早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聚集在篝火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我们的宝贵经验代代传递。一开始是神话传说,逐渐到了童话故事,然后是寓言……通过叙述各种各样的故事,经验、感受、历史、发现、思考、阐释得以传递。
——人类通过故事来记忆历史,理解社会,并进而理解我们人类自身。
我们每个人也都在进行着“讲故事”的行为——我们常常对伴侣、朋友或同事叙述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可是,我们是无法精确无误地记住生命中任何一个片段的。关于我们过去的回忆都只是选择性的回忆。
因此,我们从记忆中截取片段,再加上手势、语气、肢体语言,在诉说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故事。即使在只有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也时常沉浸在内心的故事独白中。
我们将记忆编织成了故事,通过故事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整个社会。对他人叙述这些故事也是一个确认故事细节的过程:
“我今天又和我妈吵架了,我真是一个脾气很糟糕的人。”
“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完,我有拖延症。”
……
我们通过这些叙述,稳固了关于“我是谁”的印象,这很重要,因为“我是谁”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坚信自己的存在——
可是,这些叙述就是真实的吗?
当我们进一步去好奇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因为总和妈妈吵架所以觉得自己脾气糟糕的孩子,其实偶尔也会有温柔对待小动物的时刻;总是在交作业前一秒还在赶作业的所谓“拖延症”患者,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候可是非常有动力呢。
我想你大概了解了我的意思——
我们每个人叙述的故事,都只是不完整的“真相”,这不一定是不正确的,但是我们永远没办法看到我们生命故事的全貌。
如果我再告诉你,连所谓“真相”也是不存在的呢?
觉得自己脾气糟糕的孩子,暗含的意味是“脾气是不可以糟糕的”;觉得自己拖延的孩子,暗含的意味是“作业必须要按时交”……可是,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这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真理?即使哪一天有一条什么乌拉巴拉奇法律规定,不可以脾气糟糕不可以晚交作业,可即使如此,又有什么可以证明这些条例就是所谓的真理?
所以,我们是为何把这些假设视作理所当然?又是为何通过这些不知道怎么着就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开始苛责自己,并以这些假设来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一股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是什么?它和现代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两者对于“真实”的看法不同。
现代主义认为真实可被观测,我们可以观察它、测量它,并且不管是谁来观察和测量,真相就是真相,并不会有任何变化——但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所谓的“真实”。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都如此独特,哪有某种绝对权威和真实?不同的人来看问题,真相也并不一致。当我们试图用某种通用的法则,去解释说“你拖延就是因为你自制力不行的时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你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意义。
不同心理治疗的流派试图用各自的语言来描述某个人,可是这些描述也许全都只是冰山一角、吉光片羽,并不是这个独一无二的、极其特殊的个体的全部。
因此,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治疗师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980年代,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Michael White及新西兰的David Epston提出了叙事治疗的理论,随后出版了一些书籍,这一疗法开始盛行。
我们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今天又和我妈吵架了,我真是一个脾气很糟糕的人。”
“我的作业还没有写完,我有拖延症。”
可是,就像前文所说,这些不是全部。这个觉得自己脾气糟糕的孩子,对朋友、对自己喜欢的人态度非常温柔,他发现自己只是在某些时刻脾气糟糕,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和母亲吵架……在咨询师的问话和回应下,随着他对故事的重新叙述,他逐渐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被自己遗漏掉的故事和细节呀?原来我的故事从这个角度看是这样的呀?
原来我不是一个这么糟糕的人呀。
原来这些事情我是有得选的呀。
原来故事还可以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呀。
“我在大部分时刻对待别人很温柔,可是在有一些时刻,我可能没太管好这个坏脾气,我希望和妈妈有良好的关系,所以我决定不再让这个坏脾气再影响我的生活,不过没关系,即使造成了影响,我也可以做些什么。”
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就仁慈多了?
过去的一些记忆被我们截取出来进行加工,赋予它们意义,编织成故事,我们通过讲述它们来理解我们自己——好像我们完全无法反抗、束手就擒。但通过引导,我们会发现,这不是事实,至少不是全部的事实。
我们发现了新的可能。我们看到了在那条好像特别坚定的、笔直的道路旁,其实是有着其他的小路的,而这条小路也许是我们更想要的。在我们叙说一个新故事的时候,改变在无形中发生了。我们会发现它们新的意义,我们是有选择的,也可以重新理解我们自己。
最终书写我们自己真正渴望的生命故事。
是不是听起来很玄学。
因为叙事治疗强调不存在所谓可以测量的客观真实,关注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经验,持以这一观点的研究人员好像蛮难做那种现在的我们理解的可被测量的研究,但是!依旧还是有不少人做了一些研究!
在最开始,叙事疗法只是用作家庭治疗的辅助治疗,后来开始用于非主流文化团体心理障碍者的心理治疗。慢慢地,它的应用范围得以扩宽,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系统、社会工作领域、学校、医院等,帮助不同年龄、不同种族和文化下的个体或夫妻、家庭、乃至团体解决心理困扰或障碍。
#最小的甚至有3岁的儿童#
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上至精神分裂自闭症、下至悲伤反应都有人在应用——不过,这么广泛,也许正是因为研究还较少,并未发现特别适应的症状。
现有的一些研究显示,叙事治疗不仅可以降低我们大家可能都很熟悉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等症状,还可以降低孤独感,对于自我价值感、自尊等积极方面也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有研究者提出,叙事治疗对于人际关系有良好的效果。一项针对伴侣的团体叙事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叙事治疗会增强情感和交际上的亲密感。叙事治疗建立了新的态度,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潜力——因为具有叙述能力的伴侣更容易应对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不仅是伴侣间的关系,叙事治疗对于家庭及亲子间的关系也有明显效果,研究显示,叙事疗法对于减少儿童问题行为、家庭间的冲突都有明显效果。
#毕竟一开始是从家庭治疗开始的嘛#
并且,由于叙事治疗强调社会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因此,它对于一些与此相关的议题也很有效,比如体像障碍女性等的治疗和干预之中。同时也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对社会文化的重视及其短期、不过分拘泥于此时此地或过去经验、也不试图做长期的人格重建并且关注每个人自身的故事,使得叙事疗法也非常适合在学校加以应用。还有一些学校将其应用于大学生心理教育及危机干预之中。
叙事疗法简洁、快速、高效,不“刨根问底”,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可是,这一特点也许也是它的局限,它无法做长期的人格重建。并且,也有人质疑,这种短期的改变真的算是有效吗?有一项对老年人的团体叙事治疗也发现,尽管干预后老年人对于死亡的焦虑降低了,但是效果好像并没有维持呢……
不过没有关系!现在已有的研究证明它还是蛮有效的~虽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严格的研究,在这里列出的研究和结果也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不过,仅以这篇文章作为一个粗浅的理解吧。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的话,可以按照参考文献里列出的书籍进行阅读~
×××
参考文献:
MARTINPAYNE. (2012). 叙事疗法.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MichaelWhite, & DavidEpston. (2014). 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JOHNM.WINSLADE, & GERALDD.MONK. (2014). 学校里的叙事治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魏源. (2006). 后现代短程心理治疗新模式:叙事疗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10(14), 137-139.
赵君, & 李焰. (2009). 叙事治疗述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7(12), 1526-1529.
Mohammadi, A., Sohrabi, R., & Aghdam, G. A. (2013). Effect of narrative therapy on enhancing of couples intimacy.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84(3), 1770-1772.
Anvar, D., Hadi, Y. S., Manoochehr, A., Fatemeh, S., & Masoumeh, S. (2014).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narrative therapy" to reduce depression and loneliness among older women.
Duba, J. D., Kindsvatter, A., & Priddy, C. J. (2011). Deconstructing the mirror's refection: narrative therapy groups for women dissatisfied with their body. Adultspan Journal, 9(2), 103-116.
Etchison, M., & Kleist, D. M. (2000). Review of narrative therapy: research and utility. Family Journal, 8(1), 61-66.
Yeo, I. S., & Kim, C. K. (2006). Effects of the life review-narrative group therapy program on decreasing depression and death anxiety in the elderl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41), 17195-200.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