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如何看待孩子的缺点?不要看!

作者/李松蔚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mself,本文经Momself授权转载

作为一个家庭治疗师,我遇到很多家庭,带着千奇百怪的问题寻求改变。我常常给一个很小的建议,最终却能撬动巨大的改变。这个建议就是:

看一看,有没有不一样的情况?

这叫「例外观察」。如果父母抱怨孩子不爱学习,我就让他们回家以后看一看,孩子有没有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或者稍微喜欢一点的科目?

或者,某天写作业的速度快了一点点。

或者,上学路上没有那么扭捏。

或者,考试成绩稍微提高了几分。

——这算什么办法呢?父母可能很疑惑。

问题严重到相当的程度,我们才会来做家庭咨询啊。那些例外有什么意义?

——就算有不一样,那也只是零星的偶然情况,不会改变问题的实质。

但他们半信半疑地照做,就像蝴蝶第一次扇动翅膀。

最终,也许会掀起一场改变的旋风。

被三岁女儿「打脸」

我养孩子的过程,就遇到过例外。

女儿刚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班上搞新年晚会。要小朋友们自愿报名演节目。

我没当回事,随随便便问女儿:「你要报名吗。」

「嗯。」她点了点头。……

我和她妈妈愣了一下。妈妈问:「你刚才是说嗯?」

她说:「嗯。」

我问:「意思是报名吗?」

她说:「是啊。」

妈妈说:「是表演节目哦,上台当着很多小朋友的那种。」

我们非常惊讶,这完全不符合她的性格!在我心目中,她是那种跟别人打个招呼都要低头脸红的小孩,说话小小声。抛头露面的事从来都是能躲就躲。

但她就是去表演节目了。非常主动地报名,非常流利地完成了表演,事后也非常自然地跟我们聊起当时的感受。能看得出有点儿紧张,但是很顺利。

那之后又有几次当众表演的机会,她没有再争取过,总是安静低调地待在台下。

就那么很突兀的一回,她做了一件不符合「个性」的事。之后并没有什么反转,她没有变成一个外向的,大方的人。见到不熟悉的人还是不肯招呼。

这件事情至今仍无法解释。

这件事情并不很重要,但我一直牢牢记着。生怕稍不注意把它忘了。

它真的很容易被遗忘。

我当时的惊讶发自内心。惊讶是因为我有一个预设,我认定女儿是一个「内向」的人,以她的个性不会主动报名。我对她的行为有把握。——这才是最值得惊讶的一点:那时候她大概只有三岁多吧,我觉得已经看「透」她了。

然而发生了与预料相反的事。

为什么会发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确发生了。

想一想也不意外。女儿脸上从来没有写着「内向」二字,是我不知不觉给她贴上「内向」的标签,并武断地认定那就是全部事实。我错得心服口服。

哭笑不得的「吃苹果」怪圈

对待这种例外,一种方式就是把它忘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样,标签就还是可以颠扑不破。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

说起来有点像是自我辩解,但它几乎是全人类的共性。每个人都通过(往往是自己意识不到地)贴标签,对复杂的现象世界进行简化。

心理学家 Kriz 在一本书中描述了这样的简化过程:

1. 凯文捉弄他的妹妹;

2. 凯文不想做作业;

3. 凯文在哥哥打他之后还了手;

4. 凯文享受被重视的感觉;

5. 凯文行为放肆;

6. 凯文安慰他的妹妹;

7. 凯文帮哥哥修理东西。

当凯文的父母观察到凯文上述七种表现时,他们很可能得出结论:「凯文有行为障碍!」,至少是:「这孩子有点毛病」。但是如你所见,只有前五种现象支持这个标签,后两种现象是无关的,甚至完全相反的。

但它们会被忽视。这就是标签的功能:简化。我们很难对太复杂的世界进行直接操作。

如果我说:「女儿在大部分时候表现得符合一般人对内向的描述,但偶尔也会有毫无缘由的例外」,这不符合一个人的思维本能。不利于交流,更不利于思考。不如直接说:「她这人就是很内向。」这几乎等于是正确的,例外可以忽略不计。

但那样一来,今后我都会以对待一个「内向者」的方式来对她。

有时候是建议:「你看,你总是这么内向,应该表达自己……」

有时候是指责:「你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

有时候是鼓励:「加油!鼓起勇气跟人交往!」

还有时候是不恰当的赞许:「已经不错了!对你这么内向的人来说……」

当然是出于好心。但这样的每一次互动,都会让「内向」的印象在我们之间加深一次。很有可能,她也会越来越多地按照内向者的角色来自我塑造。

关于这一点,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一个人去别人家做客,主人请他吃苹果,但他不想吃。他是真的不想吃,但主人心里可能认定他是想吃的。

想吃却说不想吃,这叫「客气」。

主人说不用客气,无论客人再怎么拒绝,主人都会热情地再三邀请。

「来吧来吧,就吃一个!」

客人的拒绝,主人不是听不到。但它被这样一套逻辑消解了:我「知道」你是在跟我客气,如果我因为你客气就收回了,那我这个主人就做得不到位。

主人索性把苹果削好,塞到客人手里。

「吃了吧!我都削好了。」

客人怎么办呢?只有吃下。主人心满意足地想:「你看,我就说你在客气!」

他制造出了他相信的事。

亲手制造「不优秀」的孩子

这个过程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在于——

一旦标签被贴好,就很难有机会被打破。

它是一个自证的循环,新的信息难以进入。哪怕出现了明显的反例,哪怕一个人确定地,用全身力气告诉你:「我真的不是客气!我不想吃苹果!」

它仍然可能被理解为:「这只是一种更高级的客气。」

很让人挫败,但它在生活中屡屡发生。

一个孩子考了90分,比上次考试足足提高了10分,他的父母看到成绩还是不太满意:「你看,还是扣了10分!你平时就没有好好学习。」

如果他考了100分,情况会好一点吗?

并不会。父母说:「这不过是侥幸,题目太简单了。有能耐你次次考100分!」

前几天见到《用「没办法」扫除孩子12类坏习惯》的课程制作李鲜花,她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致力于改善孩子的学习态度,在我看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我问她,这学期孩子的期末成绩怎么样。她叹了口气:「只要学习态度比较端正的科目,就还可以。但是,还是有一些科目不太理想。她没有好好复习。」

看起来真的很忧虑。我问她,还行的科目有哪些,多少分。她轻描淡写地说是语文和英语,英语99分。「但是……」她说,重点永远是但是,「数学就不行啊,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我建议她改正这种观察方式,否则会被孩子内化到心里。如果孩子认定自己没有能力,就算他做成了很多事,他也会想:「但还有更多没做到的啊。」

并非事实如此,但他会视而不见。一个人如果认定自己不被喜欢,那么他永远不会看到「喜欢他」的人。即使有人真的很喜欢他,即使明确听到:「我喜欢你!」他也会想:「那是因为你人很好,你怕伤害我,所以没说实话。」

于是,他黯然神伤地固守在自己的角落里。我们制造出我们相信的一切。

搬起石头也未必砸到脚

这就是为什么,作为家庭治疗师,我会建议每个人观察不一样的事。

观察很重要。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到不一样。

说不一样的话,做不一样的事,带着不一样的态度,就可能制造出不一样的现实。

也许我曾经会相信,我的孩子是「内向」的,因为她「总是」不主动表达。但我始终记得她有例外——哪怕就那一次——那就意味着「内向」的结论站不住脚,她只是选择大多数时候不主动。她有主动的能力,只是不常用。

这个想法解放了我,也解放了她。撕掉「内向」的标签之后,我再也不必对她说:「你这么内向,你得努力学会表现自己。」即使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表现自己,我会想:她完全知道该怎么表现,只不过这些场合她没有兴趣。

于是我们都很轻松。她也渐渐找到了感兴趣的场合。现在很少有人说她「内向」了。我们带她和小朋友出去玩,她们在车里轮流唱歌唱了一路。

一个小小的例外,就有可能撬动现实。

对于观察,系统家庭治疗大师Simon是这么说的:「谁如果只是进行观察,那么看起来就什么都不会改变。不过,谁如果用不同的方式来观察的话,他就会改变他的世界观,接下来还有可能改变他的行为、互动模式、世界……」

所以,你明白了吗?这个建议虽然简单,但是有效——如果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改变一个人的话,你先不用做任何事,你只要看就好了。

允许自己看到,「问题」还有不一样的时候。

也许这就是你撬动现实的第一步。



推荐咨询师

徐凯文博士

布菲

马晓年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