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被遗忘的味道。
——Charles Spence
食物最重要的是什么?——“色、香、味”对吧?“声音”听起来好像完全无关紧要嘛。西方的一项调查显示:口味、气味、温度和颜色是饮食行为中极为重要的属性,而声音最不重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甚至是研究食品科学的专家、学者们也一度忽视声音之于饮食行为的重要。
但是在心理学者们看来却并非如此!许多学者已经从行为、认知、乃至神经机制的角度来探索了声音与饮食间的关联。
在我国,饮食文化自古便有讲究“声味相和”的传统。回忆一下我们食物的“调(tiao)味”的调字,和一些声音的词汇(比如“音调(diao)”)中的调字虽然读音不同,但确实是同一个字。在我国,声音与饮食的结合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所谓“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表现的即是先民们在狩猎、饮食时呼歌乐舞的情景。夏、商、周三代的“钟鸣鼎食”使得“声音和饮食文化”的结合达到了一个高峰,《周礼》、《仪礼》和《礼记》更是对天子、诸侯、大夫、士在进餐举宴时应该吃什么东西、奏什么乐、唱什么歌等都有极为详细的规定——这样一想,是不是觉得饮食和声音确实有很大关系呢?来看看心理学家们都做了哪些研究吧~
1
噪音
噪音在特定的情景中会影响人们对饮食的评价、选择和摄入。比如, 噪音会让人觉得饮料更甜;在喧嚣嘈杂的环境中, 人们会更快、更多地摄入含酒精的饮料。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四年的人口学调查显示:道路噪声每增加10 分贝, 周边居民的腰围平均增长6厘米,生活在机场周边的当地居民平均腰围要比非机场居民多6厘米。
1、噪音会影响食物纹理判断。
所谓“食物纹理判断”是指饮食进入口腔后,个体对其质地的“口−体感觉”,即“口感”。典型的口感有:酥脆性、耐嚼性、糯性等。“酥脆性”——比如吃薯片的“咔嚓声”啦、吃怪味胡豆时候的“嘎嘣声”啦——是当前关注得较多的食物纹理特征。有学者做了这样一项研究,让被试进食不同种类的食物,并通过耳机向他们播放白噪音,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被试在高声响噪音下会觉得多数食物更加酥脆。学者认为,噪音可能影响了负责咀嚼的肌肉的神经控制,从而影响了被试对食物酥脆性的判断能力。
2、噪音会影响饮食愉悦度与喜好程度评估。
有研究表明,被试在听到白噪音后,会认为蔗糖溶液更加令人愉悦。这种跨通道效应可能是由于“声音调节了被试的唤醒/压力水平”, 从而影响被试对饮品的愉悦性评估与进一步的饮食行为。
有另一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在高背景噪音下, 被试会对食物口味的辨别能力下降, 即评估咸味食物不再那么咸,甜味食物不再那么甜。
听起来是不是相当可怕!还是找个静悄悄的地方吃饭吧~
不过,为什么噪音会对饮食造成影响呢?学者们是这样解释的:
1、注意分散。
有学者认为,噪音将注意从正在进行的饮食行为中分离出来,进而影响“感受性”与“愉悦性”的评价能力。
2、遮蔽理论。
第一, 噪音抑制(遮蔽)了我们吃各种酥脆食品或饮用碳酸饮料时所产生的声音;第二,高声响噪音抑制了人们的风味感知或口感体验,比如,噪音让人更难以辨别酒杯中的酒精含量,从而导致大量饮酒(而并非是出自对酒的喜爱)。第三,背景噪声太大导致人们听不见与朋友的交谈内容,为维持沟通,双方会以“不停地饮酒”这一行为作为语言缺失的代偿。
2
与食物的交互音
这个交互音指我们在饮食行为这一过程中的声音,包括咀嚼、吞咽时候的声音啦、撕包装纸的声音啦什么的。这些细微的声音会在无意识层面对饮食行为产生影响。
当人们吃薯片或者啃苹果的时候,如果发出的声音越大,人们就会认为薯片更酥脆苹果更新鲜。
而打开香槟时候产生的“砰”的爆破声,打开薯片袋子时“砰”的声音,也都会影响我们对食物的整体评价。比如,相较于用蜡纸包装的面包,当人们打开用玻璃纸包装的面包时,会觉得面包更为新鲜。相比于塑料瓶,被试听到玻璃杯里的爆破声越快,就会认为苏打水里含有更多二氧化碳。研究表明,响亮、清脆的开包音会让消费者具有一定主动权与安全感,即这份饮食之前没有被开包过或不存在包装、产品过期等问题,因此会觉得更好。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交互音是,食物准备时候的声音:咖啡入嘴前磨咖啡豆的声音、咖啡机的“滋滋声”、服务员将牛排端上桌时盘中的“嘶嘶声”、服务员急促的脚步声等。这些食物准备过程中的声音对饮食行为的影响更为微妙。
研究表明:听到高质量咖啡机运作的声音后,人们会觉得咖啡更好喝。另一项研究让被试评价“鸡蛋培根牛奶”的味道时,如果听到的是热锅中炒培根的声音,被试会认为食物中含有更多的培根味道;如果听到的是农家鸡“咯咯叫”的声音,则会认为食物中含有更多的鸡蛋味。
这又是为什么呢?
1、跨通道通讯。
这指的是同一刺激(在这里指食物)的不同特性在不同感官通道间的一致性体验。食物关联音与饮食行为间的联结(跨通道通讯)非常微妙,对于携音食物而言,与食物关联的声音就是饮食自身不可或缺的属性之一,而且因为声音源就是饮食本身,所以这一特征更为显著。因此“声音”与“风味”间的联结、捆绑程度最高,消费者能仅通过“声音”属性便能对饮食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估,此时的携音属性充当了饮食评估的先锋角色。
2、音画效应。
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声音或音乐元素能自动而快速地诱发脑海中的情景与画面,而这个情景与画面往往是过往经历的重现,或者是过往经历的重新加工与重组。与此类似的,当我们饮食或仅仅只是置身于饮食环境中时,大脑实际上已经启动了一系列的心理、生理或物理加工过程,当出现与饮食有关的线索,大脑会自动解释或将其与之前的经验进行整合。因此, 在进食的时候,所有与饮食有关的声音都将会在大脑中诱发强烈的期望。当我们听见牛排的滋滋声时,便对牛排的口感与味道有了预期,如果符合预期,对牛排的口感与喜好性评价就会提高,反之,则会降低。
3
背景音乐
有研究显示,边听音乐边进食会增加进食量并延长就餐时间,同时,不同种类的音乐也会影响人们对于食物的感觉和评价。比如,“能量和重型”的音乐会让人们觉得红酒更加强劲有力,而悲伤的音乐则让被试觉得啤酒更苦、更酸,且酒精含量更高;比起嘻哈音乐, 被试在听爵士音乐时会觉得食物更好吃、更令人愉悦,更乐意选择。
有一个很有趣的研究,研究者将10 名被试安排在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循环播放一首来自美国、中国和印度三个国家中某一个国家的音乐。听完音乐后被试需要研读一份含有30 道菜品的菜单(每个国家各有10 道菜)。实验要求被试尽可能地回忆菜单上的菜品,并从中选择一道菜。结果表明:被试会更准确地记起背景音乐所来自国家的菜品名称,并且更容易点这些菜。比如。听到美国音乐的被试更多地选择像汉堡和热狗一类的食物,听到中国音乐的被试则会更多地选择左宗棠鸡和鱼香肉丝。
除了音乐类型之外,演奏乐器也会对饮食造成影响。人们在苦味和酸味的情况下倾向于选择长号音,而在甜味的情况下倾向于选择钢琴音;草香风味主要和柔软、较低沉的音色相联结,柠檬风味则主要和明亮、尖锐的音色相联结。钢琴音产生的风味评价是甜的、愉悦的,而长号、铜管音产生的风味则是苦的、不愉悦的。
这又是为什么呢?
1、映射理论
映射理论认为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影响人们的“生理唤醒(压力)”或“注意分配”,从而影响饮食消耗量。快节奏音乐提高个体的生理唤醒水平,使个体饮食行为表现出“内在模仿的趋同步化行为”,即加快进食;而慢节奏的音乐则让人们心情舒缓、忘记时间,从而在餐厅停留的时间更长,不知不觉中增加了饮食消耗。
2、语义匹配
听觉和味觉刺激是基于后天习得的语义关联而进行匹配的,在两者间存在着大量的双向意义激活,比如我们会说声音很“ 甜美”, 味道很“ 甘甜”,所以听上去愉悦的声音与尝起来美味的饮食会一一对应,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余习德, 张小娟, 鲁成, 朱一奕, & 高定国. (2017). 声音影响饮食行为:实证进展与理论构思. 心理科学进展, 25(6), 955-969.
欢迎关注慧心荣德北京心理咨询公众号:huixinrongde
每周二
【小院实验室】和你不见不散~
带你用科学的方式了解有趣而脑洞大开的心理科学
有什么想看的东西也非常欢迎告诉我们!
推荐咨询师 | ||
徐凯文博士 |
布菲 |
磊淼 |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