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我”控制着“大脑”,还是“大脑”控制着“我”?
究竟是“我”控制着“大脑”,还是“大脑”控制着“我”?
你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
咨询师们会又有怎样的看法?
朱悦:
唔……一道唯心还是唯物的站队题哈,能指和所指不匹配,“大脑”无疑是指那个器官,但“我”是指什么?
笛卡尔的“我”是那个在使用器官的思考者,而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我”好像还更虚一些,是一个被建构的想象和经验的共同体。在我的理解中,这个共同体具有“波粒二象性”,在无意识中是一锅粥(波函数),而在意识下才坍缩成一个可以被言说的个体(粒子)。
而我们的脑则如阿米巴虫一样在对外界自动做出生理层面的反应,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其产物就是各种各样的思考。而情绪呢,就像事先写好的程序,以图在相似的情境下能最高效地达成某种脑内的激素分泌水平。这些程序曾在人类的进化史中扮演过关乎种族存续的角色,于是被当作宝贝写进了DNA里……
当“我”坍缩成了一个象征界的个体时,也就具有了思考和情绪的属性,表面上这像是依附于物质的大脑,但其实不过是此时此刻地一种投影与化身。
“我”总是以我当下的思考和情绪而呈现。
这有点像“道”喻于一朵花、一粒米;“我”于大脑,是风于树叶,诗意于文字,光阴于生死的关系。
宫丹: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同福客栈的吕秀才的经典台词:
吕:当我用“我”这个代号进行对话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是不是意味着你是我,而我也是你呢?
……
吕: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存在这个世界上?对这个世界来说,我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是我选择了世界,还是世界选择了我?
……
吕: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有没有尽头?时间有没有长短?过去的时间从哪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在哪里停止?我在这一刻提的问题,还是你刚才听到的问题吗....
所以,是“我”控制“大脑”还是“大脑”控制“我”,“你”的答案就是“我”的答案。
刘惠:
这个话题引发我的思考,“我”是有形和无形的,在有形中脑就存在于此,而在无形中,我与脑似乎是平行的,在我们生活中,没有“我”何有脑,有“脑”又无我,世事还有何意义,我的理解是二者兼而有之,有时随脑,有时随我。
磊淼:
我感觉这个问题是两个维度,我是谁呢?大脑又是谁的大脑呢?所以我感觉这个问题问的是理性需要还是内心的需求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我在控制大脑的,因为一切我的发心才决定了我行动!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慧心荣德北京心理咨询祝您生活愉快~
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优质内容:huixinrongde
推荐咨询师 | ||
![]() 磊淼 |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