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型人格的人有哪些心理特征?

常常听见身边的人以“强迫症”自居,以下的问话屡见不鲜:“老师,我觉得我肯定是强迫症!” “何以见得?” ”我出家门时经常回去确定门有没有锁好。” “那你去确定后感觉怎么样?” “很爽啊!” “那你不是强迫症!放心吧!”


   诊断为“强迫症”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他的主观体验,而不仅仅外在行为。此人必须满足“强迫与反强迫同在”的特征,也就是 控制不住地去做某些明知没有必要的事,控制了但是控制不住。上例中提到的那个人,检查完门以后毫无心理冲突,那就可以很确定地说“你不是强迫症”。
     今天我要谈的“强迫型”人格,并不是上文中提到的“强迫症”,而是在精神分析框架内研究的人格类型。我前几篇文章谈的各种人格特征也是基于这个系统,更多强调的是动力概念,而非特质,正是这种动态的理念,使得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格的论述更为丰满,也比多数评估工具(如DSM)更为贴近临床。我们用多种维度去认识和看待各种人格类型,包括驱力、客体关系、自我防御、自体等。且每种人格类型均有三种不同的发育水平(按照成熟度由低到高顺序),即精神病性、边缘以及神经症性水平(此处和DSM诊断中的神经症不同)。本文讲述的“强迫型”人格亦是包含三种水平。
     首先谈谈这类群体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那就是极其理性,条理分明、固执己见、冥顽不化、锱铢必较、追求完美、刻板严苛等,严重的人缺乏适应性。他们主要受理性思维和行动支配,而与非理性、发散性思维特征明显不对等。如能言善辩的律师、逻辑严密的思想家等。强迫分为思维强迫和行为强迫两种:思维强迫者看重思维而疏于行为,表现为不可控制的穷思竭虑,摆脱不了挥之不去的想法,如哲学家等;行为强迫者则相反,明确细致的任务令他满足,较少思维强迫,如木匠和会计等。另外,定义其病态的依据是基于其内心体验,强迫与反强迫的冲突很严重,并且把抵消作为最主要的防御机制时,这种冲动行为才属于狭义的强迫型驱力或强迫人格。
     强迫型个体在上述表现的背后有着强烈的情感冲突——愤怒和恐惧,对被控制而产生强烈的愤怒,同时又对被谴责和被惩罚有着深深的恐惧。这些情感被合理化或道德化掩盖,用理性的思维和行为,使得他的情感深藏不露。
思维强迫者善用情感隔离,通过合理化、道德化、间隔化、理智化、反向形成和转移等防御机制来实现隔离。他可能把认知和精神理想化,以它们马首是瞻,认为(尤其是柔弱的)情感是幼稚、脆弱、失控、杂乱、肮脏的代名词。在家庭的互动中,对感到的柔弱的自我很焦虑,从而隔离情感,忙于一些乏味的理性的行为,因此家人(特别是伴侣)会感到此人刻板无趣。处于边缘或精神病性水平的强迫者,由于持续隔离,表现得像个分裂者一样,有时呆若木鸡,形同走尸。
     行为强迫者惯用抵消的防御机制,下意识地做一些动作来抵消罪恶感(某些行为来惩罚自己)以及全能控制幻想(用仪式化的动作来控制未知的事)
另外,不管是哪一类的强迫者,在反向形成方面也是老手。比如说过分地认真行事,其实在抵御不负责任、放纵不羁、叛逆等冲动。有些男性认为“脆弱”就意味着女性化,或者他想抵御对母亲的依赖和认同,频频使用反向形成,表现得过分男性化。有理由推测,一些外表很man、肌肉很发达的男性背后可能掩藏着深深的脆弱感。
     上述种种表现源于他们的早年经历。从性心理发育的角度看,他们可能固着于肛欲期(1-3岁左右)。我们知道,肛欲期是训练规则的时期同时又是孩子自主性爆棚的时期,此时孩子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他们将面临选择社会接受的行为还是满足自己的天性。若父母过早和严苛的呵斥,或是父母过分地关注,孩子都会与家长形成权力争夺,而最终孩子处于劣势。孩子对此产生愤怒而有攻击冲动,同时感到自己恶劣、肮脏、羞耻和该惩罚,因为害怕父母的惩戒而无法释放,但是这种驱力还在,于是只能通过象征性的排便行为进行释放。在排便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掌控感(因为只有在这件事上他能自己控制),又能象征性地将“肮脏的东西”排出去。此时,他深刻地体验到掌控、守时、整洁和条理分明,在当时,这种感觉成功地将他从冲突中解救了出来。成年后,思维强迫者容易出现选择性困难,瞻前顾后,没有掌控感,或者拖延,追求极致,如同早年时的两难;而行为强迫者则行动迅速,由于自己的愧疚加上想要维持自主感,于是反其道而行,草草了事。
      从早年客体关系的角度看,有以下几种可能性。其一,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严苛、奖罚分明,只关注对错,而孩子的情感不被接纳,以至于孩子认为情感是危险的,不值一提的,长大后亦是如此。其二,父母过于控制,甚至在养育时照本宣科(现今仍然很多),专制独裁,或者过渡干涉、保护,缺乏边界而促使分离焦虑(很想远离却离不开)。其三(和第二点刚好相反),父母太过放任而忽视孩子,于是孩子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制造一个理想化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内心有个相当严厉的父母)。成年后,假如个体受内疚驱动,则属于内摄型(现今不常见);个体受羞愧驱动,则属于情感依赖型,关注别人的看法(现今较多),有的文献将之称为“自恋型人格的亚型”。(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叙述了有关两种驱力导致的完美主义)
      当强迫者备受煎熬,上述表现成为障碍时(难以控制的穷思竭虑或仪式化动作)前来求助。刚开始,他们可以说是模范来访者,严肃谨慎、务实、积极配合,但是咨询师会觉得他又难以深交,甚至有时觉得他阳奉阴违(这是因为这类群体视情感为脆弱、幼稚)。随着咨询的跟进,他将呈现出好争辩、控制以及爱评论、心有怨恨、无耐心听等特征。对此,咨询师的反移情是“烦不胜烦”,“恨铁不成钢”,有时会被激惹,令人气馁而望而却步。
     因此咨询师需持之以恒,始终保持友好与接纳,不评判、不催促、不批评,自己首先要避免理智化,有时需要利用反移情,适当对他情感反应,帮助他接纳情感(特别是愤怒),并学会表达,鼓励他体验和享受情感,从而帮助他持续表达,成为一个拥有真挚情感的人。当他完全接纳自己的情感后,就不认为是脆弱、羞耻、肮脏,也就不需要掩饰它们,内心的冲突被消除,进而不再需要依赖过度的理性思维和仪式化动作。

更多关于情绪管理的文章请关注:北京情绪管理
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huixinrongde”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



推荐咨询师

布菲

宋一念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