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技巧:洞悉收礼人心理,挑选完美礼物的秘诀
新年的氛围越来越浓,随处可见都弥漫着喜庆与期待的氛围,而我们怎么选择礼物成为当下的热门。
礼物,本应是充满温馨与表达爱意的举动。但我们大概率有过收到礼物拆开后觉得不那么喜欢的尴尬经历:
精心准备的礼物只收到对方礼貌性道谢
满心欢喜送出自认为实用的物品,换来对方欲言又止的神情
认真送的礼物似乎让对方觉得过于贵重,心里在嘀咕“我们的关系到这份了吗”
伴侣送的煎锅
朋友送的不合身的毛衣
......
佳节将至,“被要求”送礼物的压力也许让很多人倍感压力,往往会诱使收礼人超出他们最初的预算,也不知道买什么礼物送给对方是合适的、最好的?
说实话,选到一份“完美”的礼物并不容易。那么,怎样才能找到最适合ta或自己的礼物呢?
01
【怎么花钱】背后的心理学
任何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行为都会带来金钱以外的成本,比如我们在买买买时会经历情感上的痛苦,通常是内疚感。这种内疚感是我们花钱时的一种负罪感,又称道德税/支付痛苦。
我们觉得“花钱肉痛的感觉”在神经层面上有据可循。使用 fMRI 技术进行大脑扫描显示,当人们查看所购买物品的价格时,与身体疼痛相关的大脑区域会被激活。
这种“肉疼”的感觉,通常是我们在消费时感受到的内疚感,它有益于帮助我们避免过度消费的行为。当我们又有想从购物中获得快乐的需求时,道德税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开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训斥”模式---“我怎么花了这么多钱”、“我怎么又在花钱”。
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把支付痛苦作为一种自我调节的情感工具,帮助我们控制预算。
02
“你花钱时肉有多痛?”
决定支付痛苦强度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支付方式。
实验表明,与现金相比,人们更愿意使用信用卡付款。相比于直接给钱,我们使用信用卡支付时有种能“避免直接付款时的经济损失”的感觉,因为支付和购买之间的联系没有那么直接,从而降低了负罪感。
另一个例子是代币,比如赌场筹码。付款购买筹码在情感上是痛苦的,然而由于道德税已缴,这时候尽管代币代表的是真钱,消费时也相对容易。
03
利用“花钱肉疼”帮你买到最好的礼物
支付痛苦/道德税是我们花钱时的一种负罪感。就像上文的例子那样,我们可以通过将购物的乐趣与付款方式“脱钩”来减少这种负罪感。也就是说,减少道德税的最佳方式是收到一份礼物我们根本无需支付的物品!
因此,送给自己或他人最好的、完美的礼物通常是指引起特别高的道德税的物品,它通常是那些我们觉得真正的享受、不必要的购买或者对自己来说“太好了”的东西,比如奢侈的珠宝、特别的洗浴用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与实际花费的金额无关,最重要的是这份礼物唤起的情感,或者说能消除的支付负罪感。
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的经验,伴侣有段时间以来一直想买一个东西但又没买,即使ta完全有足够的钱买下来,但仍然觉得这样做不合理,比如我已经有3个相似的东西了。但是,当你买给伴侣时,ta通常很高兴。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无论谁买,经济损失都一样。但是伴侣会因为你送了ta之前认为不必要的东西高兴,是因为你替ta缴了道德税,减轻了ta的负担,因而ta可以毫无愧疚地享受这个东西。
所以,最好的礼物通常是对方真正想要,但为了避免内疚而拒绝购买的东西。
此时,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是,收礼的ta有哪些秘密需求和罪恶之乐呢?
推荐咨询师 | ||
晓晖 |
雷榕 |
史玉磊 |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