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支招: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怎么办,我们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每年10月到11月间,双11购物节的热潮席卷而来,人们开始热烈讨论自己的购物清单,从日常用品到家电,再到各种服务订购,这场消费盛宴几乎无人能幸免。琳琅满目的商品、诱人的折扣、跨店满减、抢先购、百亿补贴……这些字眼如同磁石一般,牢牢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然而,在这场狂欢中,我们是否真正做出了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还是仅仅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而盲目跟风?

 

 

 

01 模仿欲望:

你的选择真的来自内心吗?

 

雷内·吉拉尔的模仿欲望理论指出,很多时候,我们的欲望并非独立选择的结果,而是源于对他人的模仿。当看到别人热衷于某件商品或某种生活方式时,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样的欲望,无论这是否真正符合我们的需求和喜好。

 

在双11这样的购物节,我们很容易被各种推荐和优惠所吸引,从博主安利帖、收藏夹中的商品,到主播直播间的热卖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在这些平台上寻找“值得买”的商品。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问自己一个关键问题:我真的需要或喜欢这些东西吗?

 

在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我们很容易模糊自己真正想要的和认为自己应该想要的之间的界限。我们追求的不再是内心的满足,而是外界的认可和羡慕。这种模仿欲望不仅限于购物,还渗透到我们的职业选择、人生目标等各个方面。

 

面对选择时,我们往往陷入“分析瘫痪”的心理陷阱。心理学家希娜·伊扬格和马克·莱珀的“果酱研究”表明,当选择过多时,我们反而会因为决策疲劳而难以做出决定,甚至完全避免选择。在双11这样的购物节,我们面对海量的商品和优惠,很容易感到不知所措,最终做出并不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02 从众心理:

我们如何失去了自我?

 

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反应,它让我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求安全感。然而,这种心理也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失去了自我,盲目跟随他人的脚步。

 

在双11购物节,我们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看到同事、朋友都在抢购商品,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生怕错过什么的这种心理让我们忽略了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喜好,而只是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热门”商品。

 

此外,社交媒体上的各种推荐和评论也加剧了我们的从众心理。我们往往认为,被大家推荐和好评的商品一定是好的,而忽略了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感受。这种心理让我们在购物时失去了判断力,做出了并不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03 如何找回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我们如何避免被社会影响和选择过载冲走?我们如何做出与自己真实欲望一致的大大小小的决定呢?可能这需要我们学会问自己一些正确的问题,并培养倾听内心指南针的习惯,这里有三到四个问题可以使用:

 

问题一:我选择这个是因为它感觉对,还是因为别人似乎很想要它?

这个问题邀请我们放慢脚步,注意社会动态的微妙影响。你是因为它与你的价值观和品味相契合而被吸引,还是因为它看起来是“正确”的选择?关注一下你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和其他人似乎兴奋的东西之间的差别。

 

馨予在推荐流中看到一款网红面膜很受欢迎,但她的皮肤并不适合使用这种面膜中的一些成分。然而,她因为看到很多人都在购买这款面膜而产生了购买的冲动。然而,她买了这款面膜但使用后效果并不好,还导致了皮肤过敏。如果她当初能够问自己这个问题并倾听内心的声音,或许她会做出另一种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问题二:如果我去掉所有外部影响,我还会做出这个选择吗?

想象一个没有人能看到或评判你选择的世界。在那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有助于剥离社会影响的噪音,让你更接近自己真正重视的核心。意识到我们的许多决策是出于想要融入或避免错过的欲望,可能会令人感到意外的解脱。

 

张麟对一款打折的电子书阅读器很心动,但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它。他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发现自己其实更喜欢纸质书的感觉,而且平时也没有太多时间阅读电子书。最终,他决定不购买这款电子书阅读器,而是用省下的钱买了几本自己一直想读的纸质书。

 

问题三:我是否把选择多与选择正确混淆了?

选择的数量之多让我们相信完美的选项一定藏在其中。然而,更多的选择并不总是能带来更好的结果。有时候,选择一个足够好的选项并坚持下去才是更好的选择。

 

旺仔看到了一款价格昂贵的游戏机,但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会经常使用它。他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不购买这款游戏机而是选择了一款价格更实惠且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平板电脑。他发现自己其实更喜欢用平板电脑来看视频和阅读电子书,而游戏机则被他束之高阁。

 

问题四:这个选择是否让我更接近我想要创造的生活?

这个问题邀请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自己的日常决策是否与长期的价值观和目标一致。要知道,小选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并塑造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定期与自己对话以保持与更大目标的对齐。

 

小赵在活动期间被新款手机的折扣吸引,但他发现自己的手机其实还能用并且没有太多问题。他思考了这个问题并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是储蓄更多的钱来旅行而不是购买新的物品。最终他决定不购买新手机而是继续使用旧手机,并将省下的钱用于旅行计划。

 

 

 

04 与不完美的选择和解

 

就让我们承认:我们很难做出完美的选择即使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也可能在付款时意识到有些东西可能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这没关系,毕竟生活的魅力之一在于不断实验和尝试,去更了解自己,发现什么更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

 

最重要的是培养倾听内心指南针的习惯,在无尽的选择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依赖社会暗示或迷失在无尽的选择中。所以,当你毫无理由的已经打开你的购物软件,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购物选择(或生活中的更大决策)时,要深呼吸一下,问问自己:我现在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答案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东西——而且可能只需要一个而不是一套。(无论如何让我们都不去评判自己的当下的念头和感受,毕竟还有无数个购物节在等待着我们)。

 

猜你喜欢:心理学知识 沉迷游戏心理咨询  心理学效应     北京心理咨询    夫妻关系心理咨询  亲密关系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培训   高考心理辅导  北京EAP咨询



推荐咨询师

布菲

朱悦

洪颖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