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与爱背后的心理学:如何在资源守恒中找到生活的平衡

 

2024年2月14日,既是农历正月初五迎财神---我们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的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又是西方的传统节日情人节---祝福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就是说,“钱和爱”不谋而。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有一种压力来源于得到的太多。

心理学家Steven  Hobfoll提出的资源守恒理论表明,资源与压力是密切相关的。我们获得的物品、技能和朋友等等,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抵御生活的威胁和追求幸福,但同时我们的压力也源于焦虑和害怕这些资源的损失和丧失。

资源守恒理论定义了三种类型的资源:

生存资源是在物质世界中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

我们的个人技能、能力和特质是我们看待这个万花筒般世界的一种视角,并确定我们作为个体的身份---存在

归属感是我们的社会关系和归属感为我们提供了精神和物质支持。

在这个瞬息万变又信息丰富的互联网世界里,许多人已经很难在这三种资源之间找到有意义又有掌控感的平衡。

只想搞钱

0社交的一个人挺好

......

这些选择往往背后带着一种关起心房、闭门谢客的防御,在这个时代下也是合理的自我保护。


然而,这种保护就像我们经历三者冲突下所做的0或1选择,从而可能因为不灵活而错过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感受来这一趟人间的丰富。

生存资源在人类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努力积累养家糊口和保护家人所需的资源。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消费驱动型经济所造成的窘境。

 

 

有太多的流量试图让我们相信,幸福感和社会地位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与此,那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和媒体人也告诉我们,要学会有需要、有智慧的舍。
总之,这些信息暗示我们一方面要慷慨地“买”,为未来做准备,用我们的资源追求有意义的体验,另一方面要成为极简主义者,活在当下。
现实情况是,听了这么多道理、这么爱学习的我们依然过不好,甚至不会过这一生。有形的资源确实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更惬意,但一个人需要什么样的物品、需要多少物品才能感到舒适,是因人而异---我们需要先看向内在自我。
存在个人资源或者说我们的命既包括与生俱来的特质和能力,也包括通过经验和教育获得的技能。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份关于一本万利的某些技能/工作的价值高于其他技能/工作的脚本,因此人们愿意花数年时间和经历成为,以便利用这些技能积累有形资本和社会资源。
当我们觉得外界不重视我们的技能时会士气低落,或若是因为经济、人脉等其他因素阻碍了我们的个人能力时,这种损失的感觉就像失去有形物品一样太真实了。然后,我们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瞻前顾后或杞人忧天上,而不会珍惜或享受当下。
归属感涉及我们的社交技能和关系联结。
社会支持对我们的心身福祉至关重要。与外界的联结和归属感会激活我们大脑中的奖赏回路,促使我们继续寻求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可以说,归属感支持着我们的幸福生活,并在遇到生活变化或资源损耗时充当我们的安全基地。

 

 

我们如何在积累有形资源和心理资源作为自身价值的象征和抵御未来威胁的同时,专注于我们过生活,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就需要平衡。
在咨询室里看见了太多人在追求幸福而不会享受幸福。有人对追求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生存资本的熟悉程度和执着程度是那么的有危机感和自发,不幸的是,这条路上只有追求,换句话说,永远的德不配位。
无论是觉得四面楚歌的战斗,还是患得患失的求神拜佛,或者入不敷出的囤,再或者长在别人身上,这些都只能是暂时的紧抓归属感,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持久的幸福。

 

 

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才能感到安全和舒适,这样做不仅更有价值,也更有可能取得个人的成功。
说到生存资源,关键在于弄清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做一个妈妈觉得你冷的匮乏感孩子。
培养个人能力或者说创造人定胜天的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出自己擅长和关心的事情,然后集中精力发展和利用这些技能来支持自己和利他。同样重要的是确定自己最佳社会支持水平的圈子,然后努力建立和维护它,能够同频已足够了。

 

 

为自己的归属基地立规矩、划边界。当下一次我们发现自己对拥有什么、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相矛盾的信息所困扰时,先花点时间想想这些东西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观察下是我们在管理它们,还是它们在管理我们,再规划如何加强个人和社会资源,以实现自己现在和将来的幸福。
我们不必接受一种完美的假设,即必须在 "生存资源"、"存在 "和 "归属感 "之间做出选择。我们无法同时获得所有,但我们可以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平衡。

 

猜你喜欢:心理学知识 沉迷游戏心理咨询  心理学效应     北京心理咨询    夫妻关系心理咨询  亲密关系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培训   高考心理辅导  北京EAP咨询



推荐咨询师

雷榕

朱悦

洪颖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