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心理咨询师:家长如何做到“鸡娃”有道?

在10月10日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我国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10月23日,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的一篇网文《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刷屏了朋友圈。

这届孩子太难了!这届家长更难!
于是家长们谈“抑郁”色变:“现在的孩子都这么脆弱我还能管吗?”还有的家长彻底躺平:“教育交给学校,我只管孩子健康快乐,不要求孩子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当然还有大部分更理性的家长,希望找到一些科学的方式方法,有效激励孩子、给孩子合理引导,又不至过度施压。
其实,家长只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先“懂娃”
成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说,开心快乐就手舞足蹈,伤心难过就哭哭啼啼,想要什么就吵吵嚷嚷,生气就大喊大叫……这才是孩子的天性。
家长们是否还记得自己小时候也曾经有不爱学习、漫不经心、贪玩甚至叛逆的一面?当年作为孩子的我们,谁没丢过几块橡皮,谁没落过几次作业,谁没有过和爸爸妈妈斗智斗勇的叛逆呢?
长大做了父母后,如果不懂得并接纳孩子作为孩子的天性和情绪,那么您的孩子从父母的反应中也会逐步习得:我的情绪是不被允许的,我这个人不被爱。
然而,孩子被压抑的情感不会就此消失,它们就像一座沉默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一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应对新的、更大的压力,比如重要的考试、青春期的困扰、升学适应等等时,就会被自己的情绪淹没,并可能逐步演变成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疾病。
作为父母,首先要懂孩子,允许你的孩子做一个孩子,可以有困难,并可以表达遇到困难的情绪。当孩子的负面情绪被懂得了,才有资源去发展出积极的情绪,找到积极应对方法,这比父母单方面一味“鸡娃”更符合人之常情,也更有效例如:

当孩子遇到难题时:

[避免说] “你怎么总是这么容易畏难?一有困难就放弃,将来还怎么迎接大风大浪?”

[可以说] “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真的让人很挫败呢。不过有不会的题也正常,不会我们才有学的空间呀。”

当孩子不想写作业时:

[避免说] “一写作业就推三阻四,怎么看动画片的时候就来精神了?”

[可以说] “爸爸妈妈偶尔也会不想上班,有时候是觉得太累,有时候是不喜欢某个工作任务,你是遇到了什么情况呢?”

二、多“陪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职责和学校老师不同,在于言传身教而不是做老师的“助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既受直接经验的影响,也受通过观察别人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产生替代性学习,也称观察学习。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通过不断观察、模仿而学习,而孩子观察学习最多的对象就是父母。
当家长抱怨孩子不爱出门,不喜欢运动的时候,反观自己是不是也总在家“葛优躺”,刷手机?当批评孩子不爱社交、不合群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光顾着催作业报兴趣班了,带孩子一起参加过几次社,活动集体活动呢?
所以有句网络流行语:“鸡娃”不如先“鸡”自己。其实说的就是家长们不该一味要求甚至苛责孩子,更可取的是:首先做好自我成长,学会积极管理情绪和应对困难,给孩子树立榜样,做好言传身教。例如:

当孩子不爱运动时:

[避免说] “小小年纪天天在家窝着算怎么回事?没精打采的,看着我就来气。”

[建议做] 每周末安排半天的家庭运动板块,每个家庭成员(包括孩子)都来提议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全家集体参加。

当孩子不爱学习时:

[避免说] “不学习你想干嘛?又能干嘛?以后怎么养活你自己?”

[建议做] 父母自己首先认可并践行终身学习,业余多培养自己的读书学习习惯,并多和孩子一起交流探讨自己的学习心得感受,让学习成为可以感染孩子的家庭氛围,而不是一项功利的单方面要求。

三、会“帮娃”
家长朋友们聚在一起时经常探讨如何与“斗智斗勇”,其实养儿育儿各家有各家的辛苦艰。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家长之间的相互比较更多是在徒增焦虑。
养育孩子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家长首先少攀比别人家孩子,多了解自家孩子的成长发育的阶段性特点,客观地评估孩子的长处与具体困难,而不是一味提些笼统的大而全的要求,或者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挫败孩子。

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大脑重量约为369克,到青少年晚期增加到近1.36千克。这增长的背后,意味着孩子在某一成长阶段达不到家长的期待,可能是因为大脑还没有发展出这些功能。
换句话说:孩子还只是孩子。例如:前额叶系统是大脑发育最晚的区域之一,通常要在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发育完成,而它的功能与情绪及后续行为的控制高度相关。
用心观察,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会让孩子更有信心应对成长中的挑战。例如:

当孩子拖拖拉拉时:

[避免说] “成天磨磨蹭蹭的,你再拖延时间这些任务你还是早晚都得完成,别想敷衍了事。”

[建议做] 也许家长擅长时间管理,而孩子还暂时不具备这项技能,可以和尝试孩子一起列出面临的多项任务,引导孩子根据经验估算时间,排列轻重缓急,教会他做合理的计划。

当孩子乱七八糟时:

[避免说] “都多大了还这么没收没捡,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会照顾你小舅了。”

[建议做] 尝试用创新微妙的、符合孩子兴趣点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完成任务。比如,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鲜艳的收纳容器,并允许孩子为它们涂鸦或贴标签,让整理收纳变得更有童趣。

总之,期待孩子成长的同时,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修炼,这也能带给孩子更多榜样的力量。
希望懂娃、陪娃、帮娃三部曲,能带给各位家长在育儿上的更多启发。

猜你喜欢:心理学知识 沉迷游戏心理咨询  心理学效应     北京心理咨询    夫妻关系心理咨询  亲密关系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培训   高考心理辅导  北京EAP咨询



推荐咨询师

布菲

朱悦

史玉磊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