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抑郁障碍”这个名词,主要是专业工作者用来诊断和治疗时使用的概念。如今,“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好像成为了一种标签,影响着我们的治疗能力。
心境低落,自我感受到或他人观察到的显著且持久性情绪低落、悲观。常莫名的感到自己心情不好、不开心。兴趣和快感丧失,自己对以往喜爱或感兴趣的事物缺乏兴奋和满足感,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感觉什么都无法使自己快乐和开心。疲劳感增加、精力下降,感觉自己整个人像垮掉了,无精打采、什么都没做却精疲力尽,平时很容易做的小事现在都非常费力、觉得自己懒惰,处理事情的能力下降。难以集中注意力,自我评价和自信心骤降,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渺茫和黯淡,有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问题,食欲下降。根据国际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第十版(ICD-10),症状至少持续两周:轻度抑郁障碍,至少分别具备两项‘3’和‘7’;中度抑郁障碍,至少具备两项‘3’和三项‘7’;重度抑郁障碍,具备三项‘3’和至少四项‘7’。(以上的指南仅供我们自查或帮助他人自查使用,目地只为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后抓紧就医。)从ICD-10中“抑郁症清单”,我们可以看出“抑郁症”不能根据其物理原因(病因学)或影响(病理学)来诊断。这意味着医生不能根据任何客观标准,如验血、脑扫描等得出抑郁症的诊断,而是根据病人报告的症状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到有xx症/病时,我们脑中下意识的靠拢医院、医生和药物,一方面这种求助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这种求助意识往往带着潜意识的“靠吃药、靠医生我就能好”。“抑郁症,吃药治”信念背后是医疗化,是我们觉得药物可以 "纠正大脑中化学物质水平失衡"等生物学改变,是我们看待心理问题的态度。接受药物治疗对像“抑郁症”,尤其是中重度抑郁等心理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从心理问题治疗的角度看,当我们仍然用仅靠吃药治或觉得药有某种奇效的治疗态度对待“抑郁症”时,可能会使我们无法识别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或心理问题,而这些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心身健康,关于治疗的定义不仅局限在服药。“抑郁症状清单”已经告诉我们,抑郁倾向离每个人都很近,而服药仅仅是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为了我们更全面和持久的健康,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心理问题的态度、对接受医疗、心理咨询等治疗方法的态度。在问题还未发展为“症/障碍”时,及时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