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分为几种?你是哪一种?

很多人都会说“我总有一种不安全感”,“不安全感”是一个很宽泛、模糊的概念,它可以指向很多方向:
我有很多目标,但总觉得自己无力胜任;
经常有人说我优秀,可我依然担心别人不喜欢我;
我经历过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不知道该怎么修复自己
……
有时候不安全感也可能没有明确的指向,只是一种弥漫的、广泛的恐慌感,试图抓住些什么人或什么事来让自己好受一些,却又总找不到依靠感。
在这个525心理健康日,我们来梳理一下常见的不安全感的来源,愿你能照顾好自己。
于挫败感的不安全感
不安全感的来源之一便是我们经历过的挫败与拒绝,它可能是小时候我们考了高分之后总得不到认可;可能是试图向伴侣表明自己的需求,但长期被忽略;也可能是我们带着热情与善意面对这个世界,收获的却是冷漠与伤害。
这一系列并不美好的体验,除了与事件本身有关之外,还与我们看待它的方式有关。我们会有意无意的将来自外界的拒绝,与自身的自我价值感挂钩,以至于把“一件不好的事情”建构成了“我是个不好的人”。
这类经历不仅源自于原生家庭与童年创伤,它还常常出现在我们近期的生活事件中,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表明,降低我们幸福感的事情,大约有40%来自于近期的负面事件,包括分手、失业或生病等。
这些挫败感、低落的自我价值感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不安全感的核心——一种身世飘零、无所依靠的感觉。
针对这种不安全感,我们可以做的是:
1、给自己一点时间,适应新常态,所有的创伤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淡;
2、回顾自己为人处事的策略和方法,但不要带着评判之心,像关怀你亲近的人那样关怀自己,寻找并尝试新的方法;
3、远离那些打击你自尊心的人,从你信赖的人那里获得反馈和支持;
4、参与到新的事情中来,比如拾起你的兴趣爱好,或者读一本你长久以来想看的书。
交孤立造成的焦虑情绪
自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后,寻找三观一致、志趣相投的朋友就变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也颇显单调,很多人的社交逐渐转移到了社交媒体上,社交焦虑也是极为常见的现象。
而在疫情之下,社交孤立的趋势明显加剧,虽然宅在家里可以多睡一会,一个人待着也不用去公司看领导同事的老脸,但独居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舒适。
有研究显示,长期独居与更高的死亡率相关,这可能是源于缺少社会支持导致的较差的健康状况,或者更高的抑郁、焦虑倾向。
虽然有时候社交令人感到有压力,但人类毕竟是社会性动物,即便是内向者,也会喜欢小范围、轻度的社交,缺乏社会支持,会令人渐渐地变得烦躁、易怒,或有一种被外界遗弃的感受。
针对这种不安全感,我们可以做的是:
1、刻意地观察他人,以对抗自我关注的倾向,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感受,并注意能否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和技能;
2、与亲密的、信任的人定期视频通话,或与喜欢的群友开线上语音聊天会;
3、参与带有社交性质的地面活动;
4、在社交前提前做好准备,想一想你可以谈论的话题,比如你的爱好、看过的电影等;
5、如果内心有一个声音总是在说“你表现糟透了”,尝试与这个声音“对话”。
于完美主义的不安全感
完美主义者不喜欢瑕疵,他们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做事情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或者是工作上连续升职,或者是运动员般的身材,或者是理想的伴侣、乖巧的孩子……
有时对细节的苛求反而阻碍了我们的满意度,并导致拖延:与其不完美、还不如不做。
而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我们设想的方向去发展,即便付出很大的努力、把计划做得详细完备,生活依然会在一定程度上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
完美主义虽然确实会带来更高的成就,但它也与更高的焦虑感和成瘾行为相关,并且会破坏我们的安全感:让自己变成一个永远在追赶的机器,不达目标,就无法安心休息。
针对这种不安全感,我们可以做的是:
1、尝试根据自己付出的努力来评估自己,而不是以结果来评判自己,因为前者是可控的,而后者部分地依赖于外部环境;
2、避免“全好”和“全坏”的两极化思维,用你共情他人时的温暖来共情自己,尝试在自己的能力中找到灰色地带,那些令你觉得“还可以接受”“可以了,我做到这些就可以了”的地带;
3、尝试以获得成长与知识为目标,而不是以胜过他人、获得认可为目标。
最后,告诉你一个心理学研究中的小故事:
在浙江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心理学家挑了一批很“怂”的小白鼠,然后用药物干预了它们的大脑,这些药物有克服恐惧、改变大脑功能和增强体能的作用。
随后,让这些被干预过大脑的小白鼠去挑战那些强壮的小白鼠,结果这些被实验人员特殊照顾过的小白鼠勇猛无敌、连战连捷。
在经历了5-6次这样的过程后,研究人员撤掉了干预,但这群小白鼠的行为模式却已经固定下来了:它们依然能获胜。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小白鼠最初由于“上天”(研究人员)的眷顾,开挂般的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胜利的经验会重新塑造它们的大脑,此时即便撤掉外挂,它们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自己了,而是变成了强壮勇猛的小白鼠。
“成功是成功之母”,这个因经验积累而改变的大脑部位有一个更专业的名称:胜利者神经回路。
我想克服不安全感也是如此,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自己能掌握的小事中去尝试,比如完成一个短期的目标,或者做了一件令自己开心的小事,或者一次勇敢而愉快的交谈……
所有这些细枝末节的尝试,当我们及时地给自己一个积极反馈,将其凝固为既有的经验时,它们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的自我。

猜你喜欢:心理学知识 沉迷游戏心理咨询  心理学效应     北京心理咨询    夫妻关系心理咨询  亲密关系心理咨询    人际关系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培训   高考心理辅导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一家专业的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擅长处理--婚姻情感、亲子教育、家庭关系、情绪压力、个人成长、孩子厌学、职场人际、抑郁、焦虑、强迫、两性等方面心理问题。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如您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些困惑,可以联系我们聊聊~



推荐咨询师

晓晖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