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何克服自我苛责

有一些流行的话语乍看之下很鸡血:“你要有自我管理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你自己其实才是你最大的敌人”,仔细品味一下,这些话似乎并不能带给一个人长久的提升和满足感,它们指向了对自身的苛责、憎恨以及较低的自我价值感——你是不好的,所以你得努力变“好”。

咨询中常常会见到这一类的问题,“我觉得自己不够自律、也不够努力,为此我感到很焦虑,但却使不上力气”,深挖下去则会发现,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该怎么努力”,而在于“为什么努力的前提是要对自己感到不满”。

当被问及“如果这个‘不够好、不够努力’的人是你的朋友或者家人,你会作何感想”时,他们却展现出足够的耐心和包容,但这些包容却从未用来温暖过自己。

为什么一个人会对自己如此苛刻?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该如何摆脱这种自我批评的心态?

是如何苛责自己的
心理学家罗伯特(Robert)和费尔斯通(Firestone)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最常见的自我批评的观念是“为什么我就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别人能做到我却做不到”,这种观念会带给人一种被群体抛弃的感觉,并导致对自己的憎恨。
在费尔斯通看来,每个人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分裂”,一方面,我们内心会存在一个自我接纳、积极向上甚至有些自恋的部分,而同时另一个部分则是“反自我”的:自我憎恨、自我否定、偏执并且多疑。
就好比内心有一个严厉的评论员,天天拿着大喇叭在你耳边喊:
· 不会有理想的结局的,迟早要搞砸
· ta不是真心对你的,你不应该相信ta
· 凭什么你有那么好运,肯定是个陷阱
这些消极的自我信念会以“自证”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你是怎么认为的,你就会怎么做。它会让我们以自我毁灭的方式来行事,在我们把自己看重的事情搞砸之后,这些信念又会跳出来评判我们:你看,我就说吧...
们为什么会苛责自己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有时候会问这样一个问题: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谁是这样对待你的。
我们对自身的苛责、挑剔,常常也是从外界习得的,自我挑剔的想法可能源于负面的早期生活经历,我们内化了那个无法取悦的父母。
无论你考多少分,父母都不会表扬你;无论你多优秀、多乖巧,你都比不上“人家家孩子”;你开着窗户,他们会说容易着凉;你关着窗户,他们会说太闷了不透气……
父母不适当的养育行为,也塑造了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当我们在一个看不到自己真实感受、处处打压自己的家庭中长大时,也不曾有机会学习自我接纳和培养自尊,而是习得了同样的东西:内心的那个批评者,不停的在苛责自己。
公道的来讲,这里并不是要归罪于父母,并没有哪个父母会是完美的,他们也要面对时代的、自身的各种困境。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种苛责自己的信念是如何形成、如何影响着我们的。
我苛责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自我苛责的信念常常是无意识的,因此我们会自动的遵从它,听取它的破坏性建议,并以此来适应它。
当它反复告诉我们自己一文不值时,我们可能会与视我们一文不值的朋友和合作伙伴交往;如果它告诉我们自己是愚蠢的,我们可能会缺乏信心,犯下平时不会犯的错误;如果它告诉我们,我们不够有吸引力,我们可能会拒绝为寻求一段浪漫的关系而做出努力。
当我们倾听内心的批判时,我们就会让它控制我们的生活。我们甚至可能开始把这些批判性的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我们开始冒着风险,透过消极的滤镜来看待这个世界。
例如,我们可能会难以接受他人给我们的积极的反馈,因为这与我们感知自己的方式相矛盾;我们可能很难接受爱,因为我们无法挑战我们内心的批判。
虽然这种声音是痛苦的,但也是令人熟悉的。从孩提时代起,它就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因此,认识它并去改变它,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何克服自我苛责
停止自我苛责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分化的过程——从习得的负面认知中脱离出来,告别孩童时代的自己,成为真正的成年人。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质疑并且辩驳那些有害的信念,比如:
对自己比较满意的人,就一定会不再努力前进吗?
成为更好的自己,就一定要否认当前的自己吗?
谁是那个定义“更好”标准的人?
即便没有外在的成就,我就不再是我自己了吗?
其次,我们需要停止用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自己,比如,你可以暂时的跳出自我、把自己想象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有点绕),当你的“兄弟姐妹”被父母苛责、辱骂的时候,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又想对那位“兄弟姐妹”说些什么?你会做些什么?
对于放弃旧的防御方式、习得新的观念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触碰到重重防御背后的真实感受——怕被抛弃、怕被比较和评判、自卑、羞耻……在穿越这些感受之后,重新回到成年人的世界中来,弄清楚自己真正的渴望、理想和价值观,在所有的这些基础之上,建立真实的自我。
如果我们能坚持去质疑、挑战内心的那个严厉的评论员,它会变弱,而我们会变得有力量,我们就能逐渐得从自我苛责的感觉中解脱出来,开始过上更充实的生活。

撰稿 | 温润如玉
| 乌鸦茶
图片 | Unsplash

朱悦老师动力性团体纳新啦~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推荐咨询师

磊淼

朱悦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