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赛博朋克2077还是王者荣耀,暴露了你的性格?

游戏
/ 一场部内的玩赛博朋克2077还是王者荣耀,暴露了你的性格?

你玩赛博朋克2077还是王者荣耀,暴露了你的性格?

近日,部里发生了个有趣的讨论,这起源于一个我分享的一项2016年的性格心理学研究:每个人喜欢玩的游戏,不管是手机游戏,平板游戏,PC还是主机,都和平时各位的性格相关。
假如你平时性格隐忍时常会怀疑自己做出的决定,那你通常是一个RPG(角色扮演类游戏)的爱好者,比如最终幻想。
假如你喜欢挑战和改变讨厌墨守成规和一成不变的规则去约束你,那你十有八九能从解密、俄罗斯方块类或者扫雷等游戏中倾泻压力。
假如你酷爱平台冒险类游戏,例如空洞骑士,那你一般是个严于律己的人。
假如你尤其偏好开放世界和生存建造类的游戏,那根据这个研究,你大概是个需要外部关注、喜欢从自己的成就中得到赞赏的人
图片存在马赛克,建议更换或删除×
这个研究一出可不得了,们有的对号入座,有的义愤填膺,抗议如此简单的分类。相信屏幕前的你们,也会在不自觉对号入座后,觉得这个研究有的地方料事如神,有的地方不可理喻。
不用担心,这个研究都是我随口编来的,玩个开放世界游戏(比如我的世界)不会让你变成个需要他人注意的自恋狂人。当然就算你觉得说的就是你是自己,十有八九也是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搞的鬼(即人们会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描述带入自身的一种心理学效应,这也是为什么星座和以上我的口嗨会让人觉得准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上纯属我口嗨,那到底有没有研究来证明,不同性格人有不同类型的游戏偏好呢?

性格 / 大五人格模型

FIVE FACTOR MODEL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谈谈什么是性格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APA)的定义,性格(personality)指的是以思维、感觉和行为所构成特征模式下的个体差异。对于性格的研究,也就是性格心理学,主要关注两个领域: 一是理解特定个性特征之间的差异,比如不同个体在社交性或易怒性上的差异。另一个是理解一个人的各个特征是如何构成整体的,比如你本身的各种性格特征如何整体影响你的思维,情绪和行为。
目前,心理学届对性格的分类并未形成共识,而是仅仅提出了不同的性格模型。其中,学界最为公认的和常用的是大五人格模型(Five-Factor Model):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性。每个维度下都会有更为细致的子维度来更精准的描述人的性格:
  • 开放性(openness):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显示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 外向性(extraversion):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 宜人性(agreeableness):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 神经质性(neuroticism):难以平衡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情绪的特质,即不具有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

大部分人的性格只会落在每个维度的区间内,只有极少数的人会落在顶点(代表这个人具有极端的性格特质)。并且,维度不等于分类,你在某个维度上分数高不等于你是这个类型的人,比如举个例子,你喜欢吃酸不意味着你是酸人,你同时也可以喜欢吃辣,是你所有喜欢吃的味道总体定义了你的口味。因此,在经过测试后,我们得到的是一系列落点来表示你的整体性格倾向。比如这样:

游戏 / 游戏动机与偏好

GAMER MOTIVATION & PROFILE

言归正传,那有没有可能利用大五人格模型来探索不同性格对游戏偏好的影响呢?海外用户分析机构Quantic Foundry的研究员Nick Yee就致力于通过研究性格和游戏选择之间的联系,来帮助游戏和娱乐公司更好地进行项目研发、市场调研和玩家定位。
在Yee的一项名为Gaming Motivations Groups into 3 High-Level Clusters的研究报告中,他从50万名玩家的游戏偏好信息中提取出了6大类和12小项的玩家动机
1、动作类——追求破坏和刺激:
代表游戏:刺客信条
2、社交类——追求竞技和社群:
代表游戏:任天堂明星大乱斗
3、精通类——追求挑战和策略:
代表游戏:钢铁雄心4
4、成就类——追求完成度和升级:
代表游戏:以撒的结合
5、沉浸类——追求幻想和故事感:
代表游戏:奇异人生
6、创造类——追求设计和探索:
代表游戏:辐射
根据这些动机类型,Yee进一步把玩家分为了3种玩家类型维度:
1、动作-社交类玩家维度(Action-Social)
这类玩家追求的是即时性和肾上腺素飙升带来的快感。那些在这个维度得分很高的玩家通常喜欢从游戏本身或与玩家的活动中寻求刺激:
2、精通-成就类玩家维度(Mastery-Social)
落在这一分类的玩家通常是沉着冷静,不易上头的,肝帝型玩家。他们享受逐渐的养成成熟复杂的机制,看着自己的城市或者成就与日俱增是他们的快乐源泉:
3、沉浸-创造类玩家维度(Immersion-Creativity)
他们最看重的往往是游戏所提供的世界有多广阔自由。尝试各种故事线,不同的玩法类型还有不设边界的探索和创造是他们最喜欢的:
和大五人格模型相似的是,每个玩家的游戏偏好是由其所在三个玩家维度上的位置共同决定的。三种玩家类型维度合力所描绘出的,才是你作为玩家本身最全面的偏好分析。
比如,我自己的游戏玩家偏好分析是这样的:

游戏 / 与性格相遇

GAME & PERSONALITY

既然Yee的玩家动机模型和大五人格模型如此的相像,那有没有可能让他们之间也产生对应呢?也就是说,我知道你的大五性格或者游戏偏好类型,就可以看出你是怎样性格的人吗?在2016年的另一项报告Gaming Motivations Align with Personality Traits中,Yee给出了准确答案。
他发现玩家的性格和他们的游戏偏好之间,是有显著联系的。不仅如此,之前得出的三种玩家类型是可以明确对应到大五人格模型中的不同人格维度上的。
动作-社交类玩家维度与外向型高度相关,更偏向于动作-社交类的玩家通常具有更高的外向性。在沉浸-创造类玩家维度得分更高的玩家通常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勇于接受变化和挑战。那些被我们称为肝帝的精通-成就类玩家,则是在尽责性这一维度上高于常人。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项相关性研究,所以你和上面的描述略有差别也是合理的,Yee的发现仅仅描绘了通常情况下,玩家们的偏好和大五人格之间的关系。

游戏 / 与人生交叉

GAME & LIFE

归根结底,Yee的研究告诉我们了什么?

Vol.1

游戏照进现实

正如我所分享的研究所指出的,玩家的游戏偏好与他们本身的性格高度相关,人格测试和游戏偏好测试都可以用来预测人的行为,情绪和思维习惯。尽管游戏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逃离现实的手段”,但事实看来并非如此。
游戏更像是一面镜子,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举止,处事模式和思维习惯都会被反映在了你所玩的游戏里。如果你在日常就享受复杂的思考和运筹帷幄的感觉,那你往往会更喜欢文明6或者三国志这样的游戏,比起来像毁灭战士这样的爆炸射击游戏。所以,游戏不仅仅是放松的手段,他也在默默的强化着你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以至于最终强化了你的性格特点

Vol.2

人生如游戏

所以,反过来讲,我们也可以说性格的形成就像游戏的选择一样,是不断自我选择和强化的过程。刚开始你的秉性决定了你的一些初期思考,情绪和行为模式,就像你开始模棱两可的喜好决定你去尝试一些类型的游戏。慢慢的,你不断根据现实中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性格,就像你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熟练程度不断去探索新游戏。
最终,你的性格开始固定,你的游戏风格成型,你很少会去实施一些没新的想法,换个角度处理问题,以及去玩那些你从未涉猎过的游戏。我们会告诉自己,也许我就不适合玩解谜的游戏,也许我不想在游戏中有过多的思考,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告诉自己,也许这份工作或者这个挑战不适合我,毕竟我从没有去试过。

Vol.3

从玩游戏开始改变

也许,从现在开始去思考自己的喜好娱乐方式和偏爱的游戏,你就可以窥探到自己亟待改变的地方。
也许“为什么我玩了这么久,分段还是这么低”无限等同于“为什么我平时工作认真可以没什么晋升机会?”这个你时常冒出的疑问。对于那些想去改变的朋友,我想告诉你,也许尝试新的事物,哪怕是从游戏出发,都是改变的开始。对于那些希望更清楚认识自己的人来说,反思自己的游戏生涯,也许是个不错的契机。

测试链接&科普视频

测试:

https://apps.quanticfoundry.com/surveys/start/gamerprofile/

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jVP56r0BA

本文图源均来自网络

如有版权事宜

请联系公号伙伴删除

谢谢

猜你喜欢: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效应     北京心理咨询    夫妻关系心理咨询   恋爱心理咨询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一家专业的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推荐咨询师

朱悦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