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栖梧
图/Uta Barth
中元节的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是民间的祭祖节,后来却被叫作了“鬼节”,这约摸是来源于道教里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
传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该探亲的探亲,该讨债的讨债,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
于是这才被称作了“鬼节”。这天晚上群鬼会行走于各个地方,所以人们也会在大街小巷、十字路口、或者田径荒地里给死去的人烧纸钱。
夜深了,天黑了,现在我们也来说说这个“鬼”,它在文化中代表着什么,在心理学中又代表着什么。
鬼,归也
《说文解字》里写:“鬼,人所归为鬼。”也就是说“人回到原来的地方”。
在周代人观念中的鬼,皆指人的祖先——所以“鬼节”,也就是祖先的灵魂回来看望后人。
《韩诗外传》里写:“鬼者,归也。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油膏归于露,毛发归于草,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
总而言之,需要有个“归处”。精神分析师申荷永也曾说:“鬼者,归也;不能归者,回不了家的,便做鬼。于是,心理治疗,也要给鬼一个归处。”
中国文化里总讲人死之后要“魂归故里”、尸体要“落叶归根”,有了这个“归处”,事情才得以圆满结束、得以安放。
而鬼,也许只是人内心的一种意象,我们借助它的回归,来完成我们脑海中的某种圆满和了结。
鬼,愧也
祖先的鬼魂,实际上也约束和规范着后人的行为。比如我们常常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情节:
把犯了错的不肖子孙推搡到祖宗牌位前,大声质问“你对得起你的列祖列宗吗?”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从心、鬼声的“愧”。愧,心里有鬼。这就不仅是祖先的规矩,也是自我意识深处的规矩,甚或集体无意识的规矩。
就像“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之类的俗语中说的那样,人类在进化中可能发展出了一种对鬼神敬畏和信仰的本能。这些来自神灵的监视,尽管也许并不真实,但却能无形中规范人的道德,增加人们的亲社会行为,进而使得内心更有“愧”的人可以更好地在集体中存活。
心理学研究中的鬼
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贝林一直对灵魂、来世这些超自然现象格外感兴趣。他和同事曾经以4~12岁的小孩为对象进行了这么一个实验。
首先,实验人员给小孩子们演一出木偶戏:一只迷路的小老鼠,又饿又困,被一条鳄鱼发现,残忍地吃掉了。
然后,他们会问小孩几个问题。
一些是关于这只已经死掉的老鼠的生理状况:
它还会需要进食吗?
它的大脑还在工作吗?
一些是关于老鼠的认知功能:
它还会感到饥饿吗?
它还能听到鸟儿歌唱吗?
一些则属于情感和思维范畴:
它还会爱它的妈妈吗?
它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吗?
思考死亡时,这些孩子们似乎把身体和心灵两者分开了。
尽管很多最小的孩子已经意识到老鼠死后不需要进食,但却觉得它仍然会感受到饥渴。
大一些的孩子即使知道这只老鼠的大脑已经停止工作,但它仍然会爱它的妈妈。
更有趣的是,年纪越小的孩子,就越愿意相信,即使死亡已经降临,老鼠的各项心理活动仍然在继续。
杰西•贝林认为,这些把生理和心理分开的身心二元论,似乎是一种直觉性的本能,是我们大脑默认的认知系统。意识到人死后就不再具有心理功能,反而是文化习得的结果。
灵魂来自我们认知的局限。因为没有活人真正经历过死亡,孩子们也并不能真正理解死亡。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们才逐渐认识到:人死后,各项心理功能也一并停止。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鲍尔•布鲁姆则认为,这种二元论为我们的超自然信仰提供了基础。
我们可以想象没有心灵的物体,例如桌椅,杯子等寻常万物,也可以想象心灵独立于身体之外存在,这就是灵魂。即使肉体已经死亡,灵魂仍可以继续存在,我们便有了来世的观念。
而至于来世、灵魂这些信念,就是人类内心的一套隐藏防护机制,帮助我们应对来自死亡的焦虑。毕竟如果人死后仍然能以鬼魂的形式存在,那对于我们这些渺小、脆弱的人类而言,不啻于某种巨大的慰藉。
更多关于心理学相关知识可以点击:北京心理咨询
最后,今天中元节,还是早归家哦!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好奇
为什么收不到我们的文章推送了
因为微信改版啦
喜欢我们的小伙伴们
按下面的提示打个星标
让我们不错过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