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中的“巨婴”:得先给空间,孩子才能长大

 

文/若杉

×××

电影《千与千寻》里,有一个角色,他无名无姓,因为身形很大却依然一副婴儿的模样,裸身穿红肚兜,所以,看电影的人,习惯把他叫“巨婴”。

 

“巨婴”是“油屋”的统治者汤婆婆的宝宝,一出场,就置身于金碧辉煌的房间里,周围有数不尽的玩具和零食。对别人恶毒的汤婆婆,对自己的“巨婴宝宝”却十分溺爱。常常上一秒还在对别人恶语相向,下一秒就满脸堆笑,极尽讨好姿态地哄正在哭的“巨婴宝宝”。

 

汤婆婆不让“巨婴宝宝”出门,她说,外面的环境,会让宝宝生病。

 

所以,“巨婴”从一出场,就躺在床上,别说出门,几乎连床都没有离开过。唯一会的事情,只是“哭”。

 

因为从小到大,哭就是他最好的“武器”,别人想要生活,想要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需要劳动。

 

而“巨婴”要做的,只是哭。

 

对于他来说,哭是世界上最有力的武器,只要一哭,汤婆婆就会不遗余力地满足他所有的欲望。

 

每个人与父母的交往模式,决定了日后他与别人的交往模式。

 

所以,我们看到,当“巨婴”第一次看到了千寻,想要千寻陪她玩,所采用的方式也是哭。

 

“你走我就哭喔”、“我一哭汤婆婆马上就会回来,她会杀死你喔”。

 

 

这个躺在床上,不经世事的孩子太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武器,因为那是它与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千锤百炼,早已炉火纯青。

 

很佩服宫崎骏,用不多的镜头语言,便把一个被溺爱、丧失社会能力的“巨婴”勾勒得精准鲜活。

 

电影中,“巨婴宝宝”的形象虽然看起来有几分夸张,却是很多被宠坏的孩子的真实写照。

 

01   “巨婴”的一元世界

 

 

很多人在生理上早已长大,但其实内心依然是宝宝的状态。

 

更准确地说,处在刚出生0-6个月的婴儿状态。这个时期的婴儿,需要妈妈100%的照料,饿了,困了,不舒服了,需要爱抚和抱抱了,通通都用哭的方式表达。而妈妈,作为抚养者,尽其所能的照顾孩子。

 

婴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照料之后,会形成一种错觉:我是全能的,我可以掌控这个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都可以得到。

 

这个时期,可以称作是婴儿的“全能期”。

 

处在“全能期”的婴儿,意识不到自己和妈妈是两个人,他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他可以控制这个世界,同时,他也没法接受不同,认为不同就是敌对。

 

因为这个属于婴儿的小小世界,只有一个人,我把他简单的称为巨婴的“一元世界”。

 

6个月以内的婴儿停留在“一元世界”,会获得对这个世界的控制感,觉得自己是可以掌控世界的,这也是一个人自信的最初来源。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他需要进入到“我”和“妈妈”的二元世界,“我”“妈妈”和“爸爸”的三元世界,以及“我”、“妈妈”、“爸爸”以及其他人的多元世界。这样,孩子才能获得与他人的沟通、交往能力,理解世界是多面的,进而获得生存能力。

 

思维依然停留在一元世界的“巨婴”们,常常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特点一:脆弱

 

因为始终停留在一元世界,执着地认为世界应该按自己的意愿运转,所以,每一次遇到违背心意的事情发生,都能让巨婴们深受打击。

 

比如,

 

明明我想吃牛奶面包,妈妈却非让我吃小笼包;

 

我觉得别人都应该听我的,结果他们却各干各的去了;

 

我要去郊游,所以今天必须是晴天,可是,居然下雨了;

 

……

 

这些事情,对于心智发展比较成熟,处在“多元世界”的人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世界上不仅有自己,还有别人,同时,还有许多掌控不了的力量,比如,天气阴晴,岁月流逝。

 

但是,对于巨婴来说,“世界是我的,怎么可以跟我想要的不一样呢?”所以,每一次被现实“打击”,巨婴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全能感深深受挫,他们会觉得愤怒,无助、委屈,好像整个世界都在欺负他。

 

而事实上,世界,只是没有按照他想象的方式运行罢了。

 

特点二:缺乏同理心,缺乏与世界沟通的语言

 

心理学家克莱因说:

处在全能期的孩子,会觉得妈妈是他创造的,妈妈的乳房也是他创造的,他可以自由地使用妈妈,也可以无情地毁灭她。

 

既然一切都是他创造的,他当然没有必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处在一元世界的“巨婴”们,常常缺乏同理心。从来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受,而对别人的需要和感受置之不理。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从来都不觉得,世界上还有别人。

 

回到电影《千与千寻》中,当千寻告诉“巨婴”,她的好朋友白龙受伤了,需要马上搭救,回来再陪他玩的时候,“巨婴”非但没有同理心,还威胁千寻,我会捏断你的胳膊,我会哭,我一哭,婆婆听到,就会杀了你。

 

特点三:想得很多,做得很少。

 

“巨婴”们常常有很多想法,这种想法的核心是“我是卓越的”、“我是最好的”,因为我是世界的中心,当然无所不能。

 

但是,“想得多”的另一个侧面是,很少行动。因为,他们觉得,我是世界的中心,当然所有的事情,都应该由别人来替我完成,而不是我自己亲自去做。

 

美国心理学家杰瑞姆·布莱克曼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个案:

 

他的来访者Q先生在咨询中谈到,很担心在未来的一场考试中失利。

 

咨询师问他:“你尝试过学习吗?”

 

这个时候,Q先生几乎是抑制不住地大笑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点。”

 

Q先生从来没有想到需要为考试付出,一方面是他的全能感在作祟,觉得只要想到,就应该有人去帮他做到;另一方面是他对失败的恐惧,因为如果努力了,最后还失败了,这同样会威胁到他的全能感。

 

02   “一元世界”的结果: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小

 

 

因为在一元世界里,世界观非常单一:我是全能的,世界应该按照我的想法运行。

 

这样的全能感在生活中自然会处处碰壁。

 

比如,他去工作,发现领导和同事与他想象得都不一样。他会频繁辞职,想要找到那个能够满足他全部期许的空间,但是,因为他要找的只是那个完美的、能够听从他想法的世界。

 

这个世界当然是不存在的,所以,屡次受挫之后,他会选择回到家中。因为,只有这里,他可以呼风唤雨,享受一个无所不能的自己。

 

同样的,在人际关系中,他也希望别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一旦别人满足不了他的想法,他同样会觉得被伤害,觉得“他很糟糕,不是我的朋友”。

 

这样,被朋友“伤害”的他,同样也会选择回到家中,因为,似乎有一个人,永远不会让他失望,就是母亲。

 

电影中的“巨婴”,被宫崎骏限制在了一张小小的床上,他没有见过除了玩具、零食、汤婆婆以外的世界,以致于千寻出现的时候,“巨婴宝宝”的第一个反应是,你是带细菌来的吗?汤婆婆说:“外面的世界都是细菌,所以我待在房间里。”

 

现实中,被溺爱着长大的孩子们,他们的生活空间虽然不至于夸张到只有一张床的空间,但在屡屡受挫中,缩回家啃老的人,却不在少数。

 

前段时间,看到两则新闻:

 

一则是48岁的上海男子David,毕业于同济大学,而后又获得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工程学硕士学位。

 

但是,带着金光灿灿的背景,David硕士毕业后,一直没有工作,躲在家里啃老,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

 

被母亲催促去找工作,他反过来指责母亲:“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从小什么都给我准备好了,我会变成这样吗?现在养大了又不负责,你倒是给我找个好工作啊?”

 

82岁的母亲,因患尿毒症,不堪重负,无奈之下,一纸诉状想要把儿子告上法庭,以“赡养费”为由逼迫儿子去工作,而律师告诉他,即使胜诉了,法庭也没法强制儿子去工作,母亲只能撤诉。

 

 

在另一则新闻中,76岁的日本父亲熊泽英昭杀死了44岁的儿子熊泽英一郎,随后,父亲自首。

 

熊泽英在审讯说:“如果不杀他,我就会被杀。”

 

 

44岁的儿子熊泽英一郎数十年啃老在家中打游戏,每个月花在游戏上的钱就有32万日元(约两万人民币),并且从初中开始,就有家暴父母的行为。

 

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曾经写到:

“为什么要生孩子?为了自己而擅自生孩子,父母到死的最后一秒都有照顾孩子的责任。”

 

“如果能得到杀人许可证,第一个要杀的就是愚蠢的母亲。”

 

你看,哪怕已经缩回家中,哪算一辈子活在父母的庇护下,被溺爱的“巨婴们”依然没有半分感激,因为他们依旧靠着婴儿时期的“全能感”死撑,我是世界的中心,我可以掌控世界,如果我不能掌控世界,那一定是世界的错。

 

他们不会指责自己,只会把失控归结于外界,归结在离他们最近的父母身上。

 

03   给孩子成长空间,他会自己长大

 

 

电影中,“巨婴宝宝”意外地获得了一个成长机会,汤婆婆的姐姐突然出现,把宝宝变成了一只老鼠,于是,他和千寻、无脸人一起踏上了寻找钱婆婆、解救白龙之路。

 

宝宝终于有机会离开锦衣玉食的生活,见到外面的世界。原本娇生惯养的“巨婴宝宝”,意外地成长很快。

 

他懂得了独立,当千寻担心路途太长,宝宝太累,让宝宝趴到她肩上时,宝宝瞥了千寻一眼,傲娇地继续前行。似乎在说“我行,我可以,别小看我”。

 

 

他学会了劳动和付出,在钱婆婆家里,他辛苦的纺纱,即使很累,也不愿停下来。

 

他知道了感恩与道谢,在离开汤婆婆时,他主动的到钱婆婆面前,与她吻别。

 

他开始能够辨别是非,当汤婆婆想要刁难千寻时,他说,婆婆如果让千寻哭,我就讨厌婆婆。

 

当“巨婴宝宝”不再活在汤婆婆的庇护下,不再活在属于自己的一元世界,开始进入有朋友、有善恶的多元世界,宝宝以惊人的速度长大。

 

而汤婆婆,连看到宝宝“站起来”都惊讶不已。

 

 

这像极了那些溺爱孩子的妈妈们,总以为自己给孩子的不够多,总以为离开自己,孩子没法生活,殊不知,孩子只有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才能够成长得更快。

 

卢梭曾经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满足的伤害。

 

其实,孩子原本都有面对拒绝、面对挫折、面对得不到的能力,与其一味地满足,不如放手让孩子去试错,他会在挫折中学会走出自己的“一元世界”,进入更大的世界。

 

而作为父母,给孩子营造一个可以停靠、可以获得温暖与补给的港湾就好。

 

×××

更多关于个人成长的内容,请关注:个人成长心里咨询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一家专业的北京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推荐咨询师

都江

朱悦

王小春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