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活着”的实质:别人的眼光是你活着的场所

文/薛伟

(整理自薛伟课程录音)

×××

我们经常自以为知道很多问题,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是不是活着?

你可能会想,一个人是不是还活着难道还需要别人来界定吗?难道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不是活着吗?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你做咨询师的话,你会发现这就是个问题。你会发现你是不是活着,这个还真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首先呢,我们说这个所谓的活着,到底活在什么地方?如果说这个活着跟别人都没有关系的话,那么你跟一个植物人就没啥区别。植物人也活着呀,他也没有死,但他跟你就没啥关系。那样的一种活着是你认为的活着么?或者说是你平常所使用的那个活着的感觉吗?那肯定不是啊。所以你看,你平常所使用的这个活着的感觉显然不是植物人的那种活着的感觉。

那我们就需要把这部分东西从笼统的活着的感觉当中区分出来,因为这部分是可以加以调整、发展甚至可以有所改变的。像植物人一样活着的那种感觉你是动不了的,就好像生物性的这个状态不是你能控制的——我们所说的“活着的感觉”更多是指一个人的活着的感觉。

“人”从概念上来讲,总有两种属性,这个中学的时候就学了。一个叫生物属性;一个叫社会属性。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把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当回事

我小时候读书,什么社会属性,没感觉,只是知道这个概念是说一个人应该有两种属性。可是在心里根本就不以为然,什么社会属性,根本就是瞎说嘛,我只知道我是一个生物般的活着,什么社会属性,有啥关系。可是你慢慢慢慢地,当你长大成为一个成年人以后,你越来越发现生物属性其实没啥事情的,也不需要你来动什么东西,你也动不了什么。恰恰是这个社会属性是决定着你很多命运,决定你的状态,所有的你感觉难受的、高兴的都跟这个社会属性有关系,跟那个生物属性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这两部分不能割裂开来,它们是相互影响的。你的社会属性会影响你的很多生物属性,然后我们越来越会发现原来的认识不断地有一些改变,最后慢慢地,你会发现,一个人他不是孤立活在一个地方,其实他活在什么地方?

当你接受一个人有社会属性的时候,就决定了,你其实活在别人的反应当中,或者说活在跟别人的关系当中。你既然放置在社会属性当中,简单来说就是你跟别人的关系。所以你一定是活在跟别人的关系当中。那你在跟别人的关系当中,这个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社会属性都是些概念,人在社会关系中是在交换需求,而需求是如何被感知到的?你怎么知道你有个需求?或者你怎么知道人家有个需求?——“感受”。

你有什么需求呢?是通过你自己的一些感觉了解到的,同样,你要知道别人有什么需求也是通过他带给你的感觉所感觉到的。所以关系的本质,放到一个感受层面上,无非是指这种相互感觉的一个互动

换句话说,如果说作为人的社会属性的部分,既然实质是关系,关系的实质又是个感受的部分,那也就意味着你社会属性的人的部分其实是由很多的感受、而且是跟别人有关的感受凝聚在一起组成的。

既然你知道这部分感觉是跟别人有关系的,你是不是就必然会受到人家的影响。你不可能自言自语的就说我有这些感觉呀。这就决定了你的“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别人那边来的,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所以简单来说一句话:人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的

这句话可能听着很可笑,我怎么能活在别人眼光当中,我不就是我自己嘛?可这是你的实质啊——所以别人的眼光是你活着的场所

而这就构成了心理咨询或者心理学的意义所在,否则的话心理学有啥意义呢?没啥意义啊。你的一切都是你自己做主,完全自己被固定住,你学心理学干什么?就是因为你是不能由自己做主的,所以也就意味着你有了改变的可能性。而怎么去寻找这种改变的可能性,用什么方法,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所有这一切就构成了心理学的应用。当然这也就构成了心理咨询应用的基础,如果你连这一点都不承认的话,咨询不要做,千万不要去做,因为毫无意义。你不相信你是活在别人眼光当中的,你去做心理咨询,你是干什么去?这不是自相矛盾嘛。

只有接受自己其实是不断地被别人影响着的,去做咨询才是接受这种可能性。你心里完全否决说我是不可能被人家影响的,你去做咨询,你去干嘛呢?这不是毫无意义嘛。

此沙龙活动由济南静心心理和创予心理主办

感谢靳晓明、卢鑫、高丽、张伟红、孟凯辛苦整理

×××

我们是: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慧心荣德心理咨询中心  京ICP备2021005240号-1